当我们来到山脚下,首先看到的是雁雨寺帝喾祠第一级山门。
帝喾是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在他尚未继承帝位、封任辛侯的时候,颛顼78年(公元前2334年),朝中术器作乱,带兵逃至衡阳,盘踞雨母山,为非作歹。帝喾受颛顼帝之命,率兵前来征讨,全歼叛军,并将术器斩首于雨母山上,其地谓之为"败阵坡"、"落马桥"。帝喾祠是帝喾死后,舜帝南巡到达衡阳为祭祀帝喾而修建的。整个寺庙为三级梯田式结构,第一级为山门,第二级为天王殿,第三级为大雄宝殿(佛堂),负山而立。整个建筑庄严、雄伟、典雅。不仅能容纳众多的烧香拜佛者,而且比丘住房还能为100多位香客提供住宿。现已成为雨母山的宗教圣地。
由山门上石阶就到了第二级为天王殿。
从天王殿上石阶就到了第三级大雄宝殿(佛堂),可以看见石阶上的龙雕真是美轮美奂,不得让人感叹真是巧夺天工。
由此小路上去就是帝喾祠和千手观音,求子的朋友可以进去祭拜一下。
继续登山就到了赤松观。
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得道仙人,系神农雨师,也是帝喾雨师,能呼风唤雨。赤松子坛便是他在衡阳求雨的地方。《荆州记》称,赤松子每次祈雨,"雨泽立降"。乾隆26年,清泉知县江恂因公至山,以篆书题写"赤松子坛"四字于飞来石的南面,以彰古迹。
穿过寺庙登山就来到飞来石景点,相传是赤松子求雨的地方。
飞来石位于飞来石山顶上,是由3块形态各异的巨石组成的大石堆。传说是从南岳衡山飞来的,故此得名。飞来石历经几千年的日晒雨淋、风化侵蚀,还有高3.9米,粗13.8米,要8-9个大人手拉手才能抱住。它像一头驯服的巨狮,端坐在雨母山上,凝视着前来观光的游客,又目送着久久不愿离开的人们。
站在飞来石观景台上,雨母山的风景尽收眼里。
“五一”假期,你是否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与大自然来一场亲密邂逅?那么,不妨将目光投向衡阳市蒸湘区南部的雨母山。5月3日,在春雨薄雾中,记者驱车来到雨母山。“雨母山素有衡阳‘后花园’与‘城市绿肺’美誉,是旅游观光、休闲徒步、登高望远、寻道祈福的好去处。”雨母山景区管理处负责人彭勇介绍,雨母山系南
初夏时节,雨母步道的绣球花进入盛花期,重重叠叠、五颜六色的花朵组成梦幻的海洋,带来浪漫的夏日气息,吸引游人纷纷拍照留念。
这个夏天,我独自站在飞来石山顶上,仔细地观赏它。我好奇地看着这三块形态各异的巨石,它们紧紧地拥抱着,似乎舍不得分离,因此,就成了巨大的一堆。它浑身呈棕铁色,冷静地看着这个世界。据说,本来它的体形还要大一些,却遭遇了不幸,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它被人们残酷地敲打着,至今还可见累累伤痕。当时,人
“寿比南山,福在雨母”。雨母山系南岳山脉之首,与南岳、回雁峰厮守相望。雨母山四季鲜明,春日杜鹃花开,夏夜山风回荡,秋天茶花遍野,冬天梅花傲雪,素有衡阳市“后花园”和“绿肺”之美誉。图为雨母山中的赤松观全景。(蒸湘区红湘街道石坳社区 张险波/摄)龙兴湖位于雨母山脚下,远处青山如黛、桃红柚绿;近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