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赤松观
赤松观

fca235b537059214576bd3c18ec00357.jpeg

赤松观又叫赤松子坛,是中国道教名观、中国道教文化发源地之一。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为衡阳市道教协会驻地,地处衡阳市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中国福山——雨母山。

赤松观为纪念神农雨师赤松子而设,有五千余年历史,总面积36亩,建筑面积3156.48平方米,分为朝拜区、生活区和游览区。内有五座殿堂,供奉赤松子、帝喾、财神、慈航、月老、送子娘娘、药王、吕祖、灵官等神像。

赤松观为全国主祀赤松子的宗教场所,主体建筑朝拜区由三进院落、五个殿堂组成;附属设施生活区和游览区由二个院落和花园组成 。赤松观的整体建筑依山而建,楼台亭阁,错落有致,与群山相互辉映,宛如天成,充分体现了道教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

朝拜区殿堂的设置简洁而不失庄严,置身其中让人肃然起敬;神像的安奉更是独具匠心,在这里不但有太虚真人赤松子上仙的圣像供人顶礼膜拜,更有帝喾、财神、观音、月老、送子娘娘、药王、吕祖、灵官等仙贤圣像供奉其中,以满足十方善信的信仰需求。生活和游览区则力求自然,以原有人文景观飞来石、仙人洞为中心,依山而增建有观景台、太极小广场,《叱石成羊》故事石雕等。来到这里和风畅漾,松涛阵阵,虫鸣与鸟唱交替,山头野花争艳,远处群山怀抱着雨母湖随风舞动,给人心旷神怡、超然脱俗之感。太极小广场,领略道教文化太极、八卦的玄妙,随道长练上一套道教养身功,身心俱修,亦是快哉乐事。重建的赤松观处处洋溢着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展示“道”文化的博大精深 。

赤松观,又名赤松子坛,始建年代不详。据东晋盛弘之所著《荆州记》:“湘东有雨母山,山有祠坛。每祈祷无不降泽,以是名之。”赤松子坛在当时就已存在,而且祈雨灵验,雨母山因此而得名 。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衡州知军陈传良因天旱于雨母山白云观祈雨应祷,奏请皇上宋哲宗,赐该观名妙寂真人 。太虚真人赤松子曾在雨母山仙人洞中修行。神农时天下久旱不雨,大地枯竭,万物凋零,赤松子在飞来石上设坛为百姓祈雨,雨立降救天下苍生于倒悬,百姓为纪念他而立庙祭祀,每遇大旱人们前往祈之多有灵验 。清乾隆26年(1761)衡州府清泉知县江恂用篆书题写的“赤松子坛”四字于雨母山巅一高3米、宽7米的飞来石依然清晰可见。雨母山赤松观为衡阳最早的道教场所,明、清两朝时曾多次修缮,后来毁于衡阳保卫战的炮火之下 。

2010年5月11日,衡阳市雨母山隆重举行赤松观重建开工奠基仪式。2012年11月20日,衡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维高和宗教科科长唐孝军在蒸湘区民宗局聂虹的陪同下,调研雨母山赤松观建设情况。2013年5月31日,衡阳市雨母山赤松观落成大典暨神像开光祈福法会隆重举行,省、市、区相关领导、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省道教协会会长黄至安,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陈嗣浩以及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衡阳市佛教协会会长释大岳等应邀出席落成庆典活动 。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04-06  访问量:853 点赞数:234   反对数:246
相关景点
  • 湖南首届中文导游词创作大赛总结活动衡阳4名导游获奖

    2024年4月24日,“导游说家乡 民俗游湖南”金牌导游带你游湖南&湖南首届中文导游词创作大赛总结活动在长沙举行,由省文旅厅导游服务中心主办的导游界两大活动正式收官,一批优秀导游“滚烫”出圈。本次大赛强调全民参与,高校学生、老师、公务员、白领等非文旅行业的参赛者占比超过30%。大赛采用全民投票模式,由高校学

    04.26
  • 衡阳发改委发布公告:公开征集2024年南岳中心景区门票定价听证会代表

    受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经研究,衡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相关规定,拟定于2024年5月下旬组织召开南岳中心景区门票价格定价听证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有关方面的意见。现就听证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听证事项南岳中心景区门票价格定价。二、听证会参加人构成

    04.16
  • 环庙而市,南岳再现“清明上河图”盛景

    提起市井,自然想到那人头攒动、喧嚣的人间烟火气息。《清明上河图》里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东京梦华录》里有“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爊肉、干脯”的不眠闹市,都曾是市井的剪影。▲南岳古镇全景关于市的起源,《古史考》曰“神农作市”,《世本》曰“祝融作市”。在许多史料里,“市”一字的

    04.24
  • 保护未成年成长 雨母山镇“利剑”在行动

    近日,雨母山镇联合多部门开展了名为“利剑护蕾”的家访活动,重点走访辖区内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困境家庭,旨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关注其心理健康,预防性侵害。家访中,镇、村干部一起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生活习惯以及他们的心理状况等,并着重对学生进行防性侵知识

    05.24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