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地方;这是一个“祈福得福,祈愿得愿”的地方;这是一个有儒、有道、有佛、有光的地方;它与石鼓山深情相望,与回雁峰隔空对话,与七里山、石牛峰互为龙蛇之势;它海拔不高,却撑起一片天,巍然为衡阳这座千古名城的天然屏障;它之于雁城,犹如北京的香山,杭州的林隐山,长沙的岳麓山;它是令无数人为之赞叹,誉为“衡阳后花园”“城市绿肺”的雨母山。
打开雨母山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她来场浪漫的约会!
雨母山,属于衡阳,更属于中国!中华文明曾在这里绽放出耀眼的霞光。它以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上古时期四位非同寻常的人物到来。
第一位是帝喾。帝喾(约公元前2480—前2375年),在“五帝”中排第三,他前承炎黄,后启尧舜,是我国早期社会一位至关重要的历史人物。
“其色郁郁,其德嶷嶷”是正史对帝喾的主观描述。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云: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一度以狂热的激情,在山川、河流之间放逐自己的灵魂,五岳三山印满足迹。当年,帝喾和术器在雨母山的那场决战,惊天地,泣鬼神。
《竹书纪年》记载:“(帝颛顼高阳氏)七十八年,帝陟。术器作乱,辛侯灭之。”说的是在颛顼帝在位的最后一年,时任辛侯的帝喾平叛的事。关于这场战争的传说,在衡阳至今仍然流传。
《清泉县志》引《衡湘传闻》叙述了当年的战况:“闻帝喾逐术器于衡阳,斩其首,犹自挈以走,喉言闻于途,人告之曰已死,乃僵。今其地谓之败阵坡、落马桥,山祠帝喾盖有由矣。”
光绪年间的《湖南通志》引罗含《湘中记》:“舜南游经此立祠,每祭有云气起。”依据书中所言,帝喾祠为舜帝南巡时所立,距今大约4000年了。帝喾祠位于雨母山飞来石峰之下,石狮垅皂坳正上方,为国内唯一以庙宇祭祀帝喾的场所。
第二位是术器。他和帝喾的那场战争,被写进了古代军事史。关于术器的记载,见于《山海经·海内经》: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
这是关于炎帝部落谱系较为详细的记载。祝融、共工、术器都是炎帝的后代,他们率领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进行了长期战争。术器长着一个平顶方形的脑袋,头顶平整如削,长相雷人。他发明了平整土壤、挖塘蓄水的农耕方法,因此被尊为山神。
相传术器父亲共工氏康回大兴兵马作乱,与颛顼争夺部落首领,颛顼帝令辛侯(帝喾)伐之。帝喾经过大小30余战,直逼共工逃入不周山,帝喾将不周山团团围住,共工终因粮食消耗殆尽,不忍所带残兵困饿而死,怒触不周山而亡。
共工死后,其子术器逃回南方,盘踞于衡阳雨母山一带。帝喾受颛顼之命来衡阳讨伐,双方展开了一场大决战。起初术器驭毒蛇猛虎以为兵,屡次打败帝喾。后来帝喾请来自己的老师赤松子,降伏了术器的毒蛇猛虎,才最后打败术器。
第三位是赤松子。赤松子又名赤诵子,相传担任过炎帝神农氏和帝喾的雨师,被道教尊为“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传说炎帝神农氏对其行弟子礼。说是在炎帝时,江南久旱不雨,江河干涸,山崖崩裂。炎帝带领百官和自己的小女,到雨母山求赤松子作法祈雨。果然,赤松子让天降甘霖……于是炎帝封赤松子“雨师”官衔,让他掌管祈雨事项。
赤松子受命后,根据农事的需要,春日下“榆荚雨”,夏日下“濯枝雨”“贺嘉雨”,秋日下“催禾雨”“豆花雨”。布雨之时,先在雨母山上升起一团雨雾,向百姓发出信号。雾升就要下雨了,雾落就要休雨转晴了。从此江南不涝不旱,年年丰收。“雨母山”如是成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代名词。
到了帝喾时期,赤松子又出来当雨师,行云布雨,并成为帝喾的老师。唐·李冲昭《南岳小录》云:“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数往昆仑山中,常止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焉。”
《衡湘稽古》云:“赤松为雨坛,以祈时雨”,又云“衡湘所在,留赤松之坛,茶陵云阳山,衡阳雨母山,其坛皆在高山之巅。”
据《神仙传》《路史》记载,赤松子心系天下苍生,在衡州一带设十八坛祈雨,雨母山是其主坛。至今山顶仍有一高3米、宽7米的巨岩,在这个岩石的南面,清乾隆二十六年清泉知县江恂用篆书题写的“赤松子壇”四字依然清晰可见。
第四位是舜帝。舜帝的万世功德本文不再赘述。传说舜帝南巡到达衡阳时,专门到雨母山祭祀帝喾,并而在山上建了祠。如此,上古“五帝”中有两位在雨母山上留下了足迹。
他们都是距今4000多年的老祖宗了,均成为了衡阳久远的历史,是雨母山最骄傲的人文旅游资本。
璀璨人文,是雨母山最久远、最深挚、最本色、最自信的回响。
“五一”假期,你是否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与大自然来一场亲密邂逅?那么,不妨将目光投向衡阳市蒸湘区南部的雨母山。5月3日,在春雨薄雾中,记者驱车来到雨母山。“雨母山素有衡阳‘后花园’与‘城市绿肺’美誉,是旅游观光、休闲徒步、登高望远、寻道祈福的好去处。”雨母山景区管理处负责人彭勇介绍,雨母山系南
初夏时节,雨母步道的绣球花进入盛花期,重重叠叠、五颜六色的花朵组成梦幻的海洋,带来浪漫的夏日气息,吸引游人纷纷拍照留念。
这个夏天,我独自站在飞来石山顶上,仔细地观赏它。我好奇地看着这三块形态各异的巨石,它们紧紧地拥抱着,似乎舍不得分离,因此,就成了巨大的一堆。它浑身呈棕铁色,冷静地看着这个世界。据说,本来它的体形还要大一些,却遭遇了不幸,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它被人们残酷地敲打着,至今还可见累累伤痕。当时,人
“寿比南山,福在雨母”。雨母山系南岳山脉之首,与南岳、回雁峰厮守相望。雨母山四季鲜明,春日杜鹃花开,夏夜山风回荡,秋天茶花遍野,冬天梅花傲雪,素有衡阳市“后花园”和“绿肺”之美誉。图为雨母山中的赤松观全景。(蒸湘区红湘街道石坳社区 张险波/摄)龙兴湖位于雨母山脚下,远处青山如黛、桃红柚绿;近处水